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自学考试 >

自考《大学语文》备考指导

来源:河南自考网   加入时间:[2019-06-18 15:31]    点击数:

  一、考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1.《大学语文》很容易,不用怎么学,考试就可以通过。
  
  回答:《大学语文》相比专业课而言,的确难度较小;但毕竟是大学的一门课,还是有难度的,既考核考生是否认真阅读了课文,也考核考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该课程应该掌握的知识。
  
  2.整本教材52篇课文,我没有时间都学。希望老师给画出重点课文。
  
  回答:自考有的课程有重点章节与非重点章节之分,重点章节是考试的重点。《大学语文》52篇课文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需要全部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
  
  3.《大学语文》有许多课文高中已经学过了。是不是就不用再学了?
  
  回答:高中语文与大学语文教学要求、考核要求不一样。高中学过的课文,大学仍然要按照大学的教学要求好好学习。
  
  4.某位老师押题特别准,平时不用学习,只临时听这位老师的押题就可以了。
  
  回答:“押题准”只是辅导到位,符合自考辅导教学要求;没有任何一位辅导教师能够押准试题的。
  
  5.某位老师可以保证我考试通过。
  
  回答: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考生考试通过。考试通过只有建立在自己扎扎实实刻苦学习,真正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基础上。
  
  二、简述《大学语文》近几年命题的情况
  
  1.自考命题分为全国命题,各省自己命题两种;
  
  2.以上两种命题考核水平没有区别,都是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的,考核目标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实际水平;
  
  3.有的自考科目命题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有的自考科目是由主考院校的老师命题的;
  
  4.命题教师都与自考办签订有保密协议,不得泄露自己命题老师的身份,更不得泄露试题;
  
  5.考题一般是从题库随机抽取试题,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知道当年的考题。
  
  6.一般来说,去年的考试试题今年不会再考。
  
  三、《大学语文》学习复习的重点:
  
  《大学语文》主要复习掌握四部分内容:
  
  (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
  
  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四部分内容所选的课文篇目,一篇一篇地阅读掌握,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过去《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试题较多。
  
  1.《秋水》(节选)中说“仲尼语之以为博”,语中“仲尼”指的是
  
  A.伯夷   B.孟子   C.孔子   D.老子
  
  [答案]C
  
  [解析]这是考核一名大学生较基本的人文常识的试题。没有丝毫难度。
  
  2.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及他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经历,用以说明的论题是
  
  A.抱定宗旨   B.端正学风   C.砥砺德行   D.敬爱师友
  
  [答案]D
  
  [解析]这是典型的考核是否阅读教材的试题。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共阐发“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阅读课文掌握阐发三事具体论述的内容。
  
  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3.下列著作中,作者为韩愈的是
  
  A.《壮悔堂文集》   B.《昌黎先生集》
  
  C.《震川先生集》   D.《樊川集》
  
  [答案]B
  
  [解析]课文中作者介绍的内容也是需要认真阅读掌握的知识内容。尤其是作家的主要代表作更需要掌握。《壮悔堂文集》:侯方域;《震川先生集》:归有光;《樊川集》:杜牧;
  
  韩愈自称郡望为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4.《先妣事略》一文中,“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的人物是
  
  A.外祖    B.周孺人
  
  C.大姊    D.老妪
  
  [答案]B
  
  [解析]这是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试题。先妣是周孺人;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5.杜甫《秋兴八首》的创作地点是
  
  A.夔州   B.长安   C.巩县   D.成都
  
  [答案]A
  
  [解析]掌握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这首诗,掌握时代背景。
  
  6.《长恨歌》中“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的主角是
  
  A.杨贵妃   B.董双成   C.梨园弟子   D.临邛道士
  
  [答案]D
  
  [解析]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极简单的试题。
  
  7.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中,“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的是
  
  A.破旧的老水车    B.熏黑的矿灯
  
  C.失修的路基     D.淤滩上的驳船
  
  [答案]A
  
  [解析]诗词是需要考生背诵的,起码需要熟读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8.《麦琪的礼物》中,能够使“示巴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的是
  
  A.德拉的美发    B.杰姆的金表
  
  C.玳瑁的发梳    D.白金的表链
  
  [答案]A
  
  [解析]典型考核是否阅读了课文的试题。
  
  夫妇有两样东西特别引为自豪,一样是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别一样是德拉的头发。如果示巴女皇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如果所罗门王当了看门人,把他所有的财富都堆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经过那儿时准会掏出他的金表看看,好让所罗门妒忌得吹胡子瞪眼睛。
  
  9.下列《我的世界观》语句中,表达了作者“人生基本理念”的是
  
  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B.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C.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
  
  D.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
  
  [答案]A
  
  [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考核阅读课文。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
  
  10.在《容忍与自由》中,胡适自述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的中国古代小说有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封神榜》
  
  E.《三国演义》
  
  [答案]BD
  
  [解析]考核考生对课文的阅读。我十七岁的时候(一九O八)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
  
  (二)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掌握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提示]的知识,动脑筋思考掌握有关知识的试题。
  
  1、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顺流而下追寻意中人的是
  
  A.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B.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C.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答案]D;
  
  [解析]这道试题有一些难度。但是考核的也是掌握这首诗的较基本的知识。[提示]《蒹葭》中心意象是:“在水一方”。表明人类面临的可望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追寻的两种境况:一种,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另一种,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像迷离,“宛在水中央”。两种的结果都是可望不可即。逆流追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顺流追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下列《婴宁》人物中,督导婴宁从“笑辄不辍”、“少教训”到成为“全人”的是
  
  A.王子服    B.狐母    C.鬼母    D.婆母
  
  [答案]C;
  
  [解析]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提示]掌握鬼母在全文的作用。鬼母形象具有整体建构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小说的表层叙事:王子服遇美,思美,寻美,娶美。内层结构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表面上重重偶然巧合,实际上都是鬼母为了完成托养狐女的义务而有意的安排,是她精心策划的一部戏剧。而鬼母无所不能,则是她导演这一幕幕喜剧的真正机杼。特别是她对婴宁的一再教诲,督导婴宁从“笑辄不辍”到“笑须有时”,从“少教训”到成为“全人”,更是加速了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从而也就十分鲜明地彰显出小说披露人类困境的主题。
  
  3.下列《垓下之围》项羽的言语中,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精神的是
  
  A.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B.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C.吾为公取彼一将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答案]D
  
  [解析]考核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每个句子的理解,[提示].
  
  4.《香市》:“在我看来,这所谓的‘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
  
  A.赞赏民间技艺的进步     B.反衬重兴香市的冷落
  
  C.证明香市品位的提高     D.讽刺观众素质的降低
  
  [答案]B
  
  [解析]1,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与主旨的真正理解,2,考核对这段描写的表现手法。
  
  5.与其他单纯游记文相比,《都江堰》的一个重要特色是
  
  A.生动地讲述历史故事
  
  B.把人生经历融入到自然描写之中
  
  C.严谨地描述地理环境
  
  D.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
  
  [答案]D
  
  [解析]考核:1,考核对《都江堰》艺术特点的掌握;2,考核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下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句中,暗喻江山易主的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B.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答案]C
  
  [解析]考核对这首词基本内容的掌握;
  
  (三)有较大的难度,考核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下列《冯谖客孟尝君》情节中,能够显示孟尝君礼贤下士品格的是
  
  A.弹铗三歌    B.收责于薛
  
  C.西游于梁    D.立宗庙于薛
  
  [答案]A
  
  [解析]此试题一考核阅读课文,二考核对课文的内容的较深入的理解与分析能力。ABCD所描写的行为主体都是冯谖。BCD是冯谖主动为孟尝君效力;A表现冯谖贪得无厌,而孟尝君并没有责怪他,反而满足他的要求,反映了孟尝君的礼贤下士。
  
  2.下列语句所写的月色,引发了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的是
  
  A.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
  
  B.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
  
  C.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
  
  D.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
  
  [答案]B
  
  [解析]这道题有一定难度。
  
  (1)判断要正确判断ABCD是哪篇文章的句子:A选自张岱《西湖七月半》;B选自《我与地坛》;C选自《秋夜》;D选自《香雪》;
  
  (2)判断每个句子是在文章描写什么问题时出现的。
  
  (四)考核语文知识的试题。
  
  这类试题比较灵活,考核考生对语文知识的灵活掌握与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附:《大学语文》语文知识总结材料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
  
  文中已经表明:《论毅力》《容忍与自由》《咬文嚼字》
  
  需要自己总结:《寡人之于国也》《秋水》《吃饭》
  
  总论点与分论点:《容忍与自由》,《秋水》《五代史伶官传序》
  
  (2)论据
  
  理论论据: 名人名言、定理和公理、俗语与谚语
  
  事实论据:具体事实、概括事实
  
  (3) 论证:理论和驳论
  
  归纳法: 例证法和概括法
  
  演绎法:普遍性真理,名人名言
  
  比较法:对比法和类比法
  
  2.记叙文的顺序
  
  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如《垓下之围》,《冯谖客孟尝君》;
  
  倒叙: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者人物经历,事件过程较精彩,突出的片断放到前面来写。如《马伶传》《哭小弟》《金鲤鱼的百裥裙》。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停顿下来,插入另外一段事情,然后再把原叙述的事情接着写下去。如《爱尔克的灯光》。
  
  [例题]《马伶传》一文的叙事特点是
  
  A.夹叙夹议    B.双线并进    C.插叙    D.倒叙
  
  [答案]D
  
  [解析]考核每篇文章的叙事特点。有一定难度。A《爱尔克的灯光》;B《麦琪的礼物》;C《爱尔克的灯光》;D《马伶传》;
  
  3.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
  
  排比:对偶
  
  设问:反诘
  
  层递:《论毅力》;
  
  借代:《马伶传》《八声甘州》;
  
  呼告:李清照《声声慢》;《金鲤鱼的百裥裙》等
  
  [例题]《哭小弟》:“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这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层递
  
  [答案]A
  
  [解析]考核灵活掌握比喻修辞手法。
  
  [例题]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属于诗人自喻的有
  
  A.荒林     B.城堡的废墟
  
  C.常春藤    D.小草棚
  
  E.云朵
  
  [答案]ABDE
  
  [分析]1,考核对自喻的理解与掌握。自喻是比喻的一种。2,考核对诗词内容的熟练程度。
  
  以上四点只有“C,常春藤”是比喻爱人的。
  
  我愿是城堡的废墟,耸立在高山之巅,即便被轻易毁灭,我也不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根常春藤,绿色枝条恰似臂膀,沿着我的前额上升。
  
  4.诗词抒情的方法
  
  直接抒情:《湘夫人》,《长恨歌》,《声声慢》《一句话》《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借景抒情:
  
  (1)自然天成:《饮酒》
  
  (2)融情入景:《湘夫人》《秋兴》《长恨歌》
  
  (3)移情于景:《声声慢》《长恨歌》《秋兴》《再别康桥》
  
  (4)因情造景:《湘夫人》《长恨歌》《雨巷》
  
  借事抒情:《蒹葭》《湘夫人》《鹧鸪天》《再别康桥》《八声甘州》《长恨歌》
  
  间接抒情:
  
  (1)借举止抒情:《行路难》《长恨歌》《饮酒》《鹧鸪天》《摸鱼儿》《再别康桥》《八声甘州》
  
  (2)借比喻抒情:《虞美人》《长恨歌》《声声慢》(自喻)《摸鱼儿》《再别康桥》
  
  (3)借象征抒情 :《行路难》《一句话》《蒹葭》《早雁》《摸鱼儿》《雨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4)借典故抒情:《行路难》《鹧鸪天》《摸鱼儿》
  
  [例题]《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下片的主要抒情方式是
  
  A.直抒胸臆    B.借举止抒情
  
  C.借景抒情    D.借典故抒情
  
  [解析]D
  
  [解析](1)诗词的六种间接抒情的方法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2)《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上篇主要是借景抒情,下篇主要是借典故抒情。
  
  [例题]下列诗词句中借景抒情的有
  
  A.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B.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D.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E.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答案]ACD
  
  [解析]考核借景抒情。
  
  5.表现手法:
  
  倒叙:《哭小弟》《马伶传》《金鲤鱼的百裥裙》;
  
  以小见大:《香市》《苦恼》;
  
  托物言志:《秋夜》;
  
  对比:《苦恼》《都江堰》《种树郭驼橐传》《西湖七月半》《香市》;《金鲤鱼的百裥裙》《苦恼》
  
  铺垫:《纪念傅雷》。
  
  侧面烘托:《哭小弟》《马伶传》《张中丞传后序》《金鲤鱼的百裥裙》 反衬:《香市》《冯谖客孟尝君》《张中丞传后序》《马伶传》《苦恼》类比:《种树郭驼橐传》《我与地坛》《蚂蚁大战》《苦恼》《婴宁》
  
  欲扬先抑:《冯谖客孟尝君》《都江堰》
  
  象征;《秋夜》《我与地坛》《蚂蚁大战》《爱尔克的灯光》《都江堰》《哦,香雪》,《婴宁》
  
  拟人:《秋夜》《都江堰》《蚂蚁大战》
  
  [例题]下列语句中,使用了象征手法的有
  
  A.我望着远远的在窗前发亮的灯,我面前横着一片大海,灯光在呼唤我,我恨不得腋下生出翅膀,即刻飞到那边去
  
  B.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C.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D.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E.相互残杀的恶战啊,红色的共和党和黑色的帝王派展开你死我活的拼杀,虽没听到声声呐喊,但是人类之战却从未如此奋不顾身;
  
  [答案]ABE
  
  [解析]考核考生是否灵活地掌握了象征手法;有难度。
在线报名,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x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